光学镜头领域,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四个国家应该怎么排?
2023-08-14
[摘要] 我以前一直都以为在光学镜头领域,日本和德国是世界前2,索尼、佳能、莱卡、蔡司四分天下,剩下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垃圾。直到后来我看到一则消息,美国和中国四代机上所配备的EOTS(光电瞄准系统)光学共型窗口(实际就是镜头)都是自主生产的,而且这种镜

我以前一直都以为在光学镜头领域,日本和德国是世界前2,索尼、佳能、莱卡、蔡司四分天下,剩下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垃圾。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则消息,美国和中国四代机上所配备的EOTS(光电瞄准系统)光学共型窗口(实际就是镜头)都是自主生产的,而且这种镜头日本和德国都不具备自主生产的可能。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光学镜头领域,真正世界第一的其实是美国,中国作为追赶者目前是第二,德国和日本的光学镜头技术实际上长期被大家高估了?

不知道你在说啥,咋就索蔡佳莱四分天下了,要是你这个“光学镜头”还算电影镜头的话,你怕是没把ACDK四大家放在眼里。

现在公认的三大镜头品牌是英国库克,法国爱展能,美国潘那维申。

收藏级的四大家族是英国库克、刀梅,法国爱展能、坚无敌。

索尼佳能估计连进第二阶梯都勉勉强强。

综合看起来日本第一,个体不表。德国还有老本可以吃排第二。美国最精密的光学镜头都是找日本长濑工业(nagase integrex)研磨的。三鹰光器,住田光学,保谷光学(hoya),小原光学等等都是世界光学各自领域的领头羊。其他根本不是一个水准的。看到有人还在谈什么英国,法国的我就笑了,这些东西能有收藏属性,甚至奢侈品属性,跟古董一个道理,其实早就跟不上时代了。至于中国还没入门的节奏。

能大规模低成本量产高精尖产品才是一个国家光学镜头工业牛不牛逼的指标。

另外:我要怼怼这个人了,@违宪暴君林肯 打了一下他的脸,被其屏蔽。估计是知道个光刻机的名字就以为自己上天了。

给你科普一下:光刻机台,纳米定位,镜子等等模块都是光刻机的要素,但光刻机这东西最核心的那个部位是光源,并不是什么镜头。另外居然你把反射镜和什么拍电影的镜头联系起来?你好好查查这两个东西的英文是不是一个单词?ok?这完全是两个技术。

ASML是一个欧洲联合体,本来就是要联合起来搞死日本的,所以用德国的镜头很正常。而本世代深紫外光刻用准分子激光光源是日本人最先研发成功的,次世代极紫外光刻用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目前更是只有美日2家小企业做的出来,集全欧之力的asml同学研发了几十年最后无奈去买美帝的目前全球仅有两家光源生产商:日本gigaphoton,美国cymer。(另外一家日本EUV光源厂商Ushio已经于2013年被ASML收购)。日本gigaphoton做为世界首家研发成功并量产目前本世代深紫外光刻(DUV)技术中最先进的ArF 193nm准分子激光光源的厂商。在经过多年残酷的技术竟争后与美帝cymer(已被asml收购)平分了全球份额。
不仅如此,在光源这个光电子领域最上游的环节中,gigaphoton和cymer也是仅存的两家有能力开发次世代极紫外光刻机用LPP型(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的制造商 .

截止2017年gigaphotonEUV光源已经达到250W输出 4.0%的转换功率。

其实像光刻机 光栅刻划机这种尖端光学母机,完全拥有自主研发设计产业链的国家只有日本。

从顶级产品生产能力上看,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德国第三,日本第四。


中美光学工业的巅峰都是军事项目,比如侦查卫星。


从市场销售现金额度上来看日本第一,德国第二,美国第三,中国第四

德国蔡司是EUV光刻机唯一的镜头供应商。(资料来源)


光学望远镜排名(资料来源)

E-ELT(欧洲ESO) 39.3米(798个1.45米镜片组成) 镜坯(德国Schott) 抛光(法国Safran Reosc)


TMT(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巴西印度) 30米(492个1.44米镜片组成) 镜坯(日本小原) 抛光(美国Tinsley/L3 Brashear、日本佳能中国南京天光所、印度)


GMT(美国) 25.4米(7个8.4米镜片组成) 镜片材料(日本小原) 镜坯制作、抛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VLT(欧洲ESO) 16 米(4台8.2米望远镜组成) 镜坯(德国Schott) 抛光(法国Safran Reosc)


Keck(美国) 2台10米望远镜组成(72个镜片组成) 镜坯(德国Schott) 抛光(美国SSG Tinsley/L3 Brashear)


LBT(美国、意大利、德国) 11.8米(2个8.4米镜片组成) 镜片材料(日本小原) 镜坯制作、抛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GTC(西班牙 墨西哥 美国) 10.4米(36个镜片组成) 镜坯(德国Schott) 抛光(法国Safran Reosc)


SALT(南非 美国 英国 德国 波兰 新西兰) 9.2米(91个镜片组成) 镜坯(俄罗斯LZOS) 抛光(美国Eastman Kodak)


Hobby-Eberty(美国 德国) 9 米(91个镜片组成) 镜坯(德国Schott)


LSST(美国) 8.4米 镜片材料(日本小原) 镜坯制作、抛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Subaru望远镜(日本) 8.3米(有效8.2米) 镜坯(美国Corning) 抛光(美国Contraves Brashear/L3 Brashear)


Gemini(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智利 澳大利亚 阿根廷 巴西) 两个8.1米望远镜组成 镜坯(美国Corning) 抛光(法国Safran Reosc)


Megellan(美国) 两个6.5米望远镜组成 镜坯(德国Schott) 抛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LAMOST(中国) 6.67米 × 6.05米球面主镜MB(37个1.1米镜片组成) 镜片(俄罗斯LZOS) 5.72米×4.40米MA子镜(24个11.米镜片组成) 镜片(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BTA(俄罗斯) 6米 镜片(俄罗斯LZOS)

哈勃太空望远镜(美国NASA 欧洲ESA) 2.4米 镜坯(美国Corning) 抛光、精密定位感测器(美国Perkin-Elmer) 太空船、暗天体摄谱仪(美国Lockheed Martin) 广域和行星照相机(美国NASA) 高解析摄谱仪(美国戈达德太空中心) 高速光度计(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 暗天体照相机(欧洲ESA)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美国NASA 欧洲ESA 加拿大CSA) 6.5米 镜面系统和精密偏转镜(美国Ball Aerospace) 抛光(美国SSG Tinsley) 近红外照相机(美国Lockheed Martin 美国NASA) 近红外摄谱仪(德国Carl Zeiss 空客德国 欧空局荷兰 美国戈达德太空中心) 中红外装置(德国Carl Zeiss 德国马普所 美国NASA和欧洲伙伴) 精密导星传感器/近红外成像和无光摄谱仪(加拿大CSA)


具备8米以上镜坯制作能力的有美国Corning、德国Schott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资料来源)

具备8米以上镜片抛光能力的有美国Brashear(L-3)、法国REOSC(Sagem)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2021年奥斯卡电影镜头,美国Panavision有6部电影,德国ARRI有2部电影,日本佳能有1部电影,德国Leica有1部电影,德国Zeiss有1部电影。(资料来源)


高端显微镜市场份额,德国蔡司占24.7%,日本奥林巴斯14.5%,德国莱卡显微系统占13.9%,日本尼康占11%。(资料来源)


手机镜头份额,中国台湾大立光占35%,中国舜宇光学占9%,中国台湾玉晶光占9%,中国世高光占6%,日本关东辰美占6%,韩国高丽光学占4%,韩国Diostech占3%,韩国三星电机占3%。


安防监控镜头份额,中国宇瞳光学占38.1%,中国舜宇光学占16.1%,中国福光股份占11.8%,中国福特科占8.3%,中国厦门力鼎占4.6%。(资料来源)


车载镜头份额,中国舜宇光学占34%,韩国Sekonix占18%,日本kantatsu占14%,日本fujifilm占12%。(资料来源)

本来想先说结论的,酝酿了一下还是决定先把题主问题里的bug给整明白。
先来看题干,题主问光学镜头领域中美日德怎么排,抛出的立论是这样:


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四代机上所配备的光电瞄准系统光学共型窗口都是自主生产的,日本和德国都不具备自主生产的可能性;
所以,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日本和德国是被高估的。
说得直白一点,这个题目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什么我作文拿了满分但是我不是全校第一?」
我就这么说吧,光学镜头是个巨大的赛道,单独拎一个细分领域出来去论证「它很强,所以它是世界第一」意义一点都不大。


我随便找了个百度百科的资料,题主你能看出来问题在哪吗?细分领域是细分领域,大赛道是大赛道,不能一概而论的。
顺便一提,下面的答案也有很多被带偏了的,感觉好像电影制作这个细分领域都被直接开除出光学镜头籍了。
光刻机相关的内容我不是很懂,但是可以明确说的是,如果单从镜头来讲,德国的蔡司和徕卡已经足够让德国至少进入第二梯队了。

就这么说吧,蔡司作为一个祖产丰厚的二世祖,主要战线在医疗工业这类领域上,至于摄影镜头或者是那些被大家吹爆的vivo,甚至都可以说是「来都来了」的顺带。毕竟,现在民用镜头已经很难作为光学设计的代表了,而那些经典的镜头结构设计,很多时候都是在计算机时代之前误差和精密度的妥协。
这句话的含金量大家可以理解么?换句话说,蔡司是在拿自己的玩票单挑一众厂家的专业,而且还赢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如果单论光学,从光刻机到天文望远镜,从显微镜到135到中幅到大幅,蔡司的每个领域都有标杆级作品,这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最好的例子或许就是光刻镜头,也就是那种印CPU电路的镜头,既要保证更大的NA,又得保证更高的衍射极限分辨率,之后是热胀系数或是折射率媒介,这些都是蔡司综合性的、集成性的优势和出彩。
如果再往前回溯,那么蔡司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家商业性的公司,更是在光学工程上具有非常夸张贡献的中流砥柱。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阿贝,像是阿贝数、阿贝显微镜成像理论、阿贝图、甚至是有点跑题的八小时工作制,其实都来自于阿贝——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卡尔蔡司的东主之一,就是他推进了八小时工作制,并由此让德国工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

而且,即便仅仅讨论单论光学镜头,我觉得蔡司也可以让德国在部分光学市场的戏份领域技术领先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哪怕撇开蔡司,德国也曾拥有全欧洲最大的光学产业,曾占欧洲大陆总产值的41%以上,而当时间跨越到今天后,其光电子产业的增长速度仍旧夸张,这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谈完德国,我们再来看其他国家和领域,就如同高赞答案说的那样,在高端显微镜的市场中,德国蔡司占24.7%的市场份额,而奥林巴斯占15%(日本),徕卡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三,而在这个细分领域中红,德国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出彩的。

之后是光学玻璃,这块儿基本上都是日本企业,最多再加个德国的肖特光学,但是市场感知不强,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是非常细分的赛道,所以我觉得也没有太多探讨的意义,但可以明确的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毫无疑问又在市场份额层面扳回一局。

那中国在哪里?在军事项目和C端市场中一直领先。
比如我们在手机镜头上,最近几年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分别是台湾大立光和中国舜宇光学,后面还是台湾;再比如说安防监控,宇瞳光学和舜宇光学都来自于中国,至于军事项目,就如同题主之前所描述的那样,确实具有绝对的优势。

那么答案到这里已经呼之欲出了,其实光学镜头可以说是一个大块的市场,索尼佳能徕卡和蔡司四分天下,这没问题,但是大家的侧重点其实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索尼和佳能在摄制领域就是绝对王炸,而蔡司在光学领域可以称得上是一句面面俱到,按照国家论的话,德国还是很不错的,至于美国和中国,在军事上的研发会更加明晰,如果要综合考量有点难,端看个人偏好。

大致如此。
以上。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