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于马来西亚有什么印象、看法?
2023-08-12
[摘要] 总是很好奇大家对马来西亚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何看法?如果来过马来西亚旅游/工作的你们就忘不了什么呢?如果没来过的如果有机会来又最期待什么呢?以下文章原著并不是我,是我偶然从微信公众号看来的,因和大马华人话题相关,借此完整的分享给大家,谢谢!Ta们|马来西亚华人:风雨中的存在2014-11-17成为读者请+北窗编

总是很好奇大家对马来西亚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何看法?
如果来过马来西亚旅游/工作的你们就忘不了什么呢?
如果没来过的如果有机会来又最期待什么呢?

以下文章原著并不是我,是我偶然从微信公众号看来的,因和大马华人话题相关,借此完整的分享给大家,谢谢!

Ta们|马来西亚华人:风雨中的存在

2014-11-17 成为读者请+ 北窗



编者按: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总理兼国阵主席纳吉再次保证,国阵政府“不会关闭华小(华文小学)”,因为“华小是马来西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政府会让它继续在马来西亚存在。”


不止是“关闭华小”这句在马来西亚几乎年年上演的言论,对许多中国人来,那片土地上的华人,他们的悲喜命运,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仍然陌生。


马来西亚华人灿浩,是个笑容阳光的男孩。当我们和他联系刊发稿件时,他一直强调,这是早期的文章,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些表述亦只能代表当时个人的一点看法。他用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呈现出一位华人青年热切的思考,和带着苦涩却从不放弃的信念。




文| 灿浩



缘起


当我刚到中国时,人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的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啊?”紧接着“来到中国多说年了?”“难道是从小学汉语吗?”


当我和中文系的辩论队一起看01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时,马来亚大学的三辩提到“日本军在南京大屠杀凌虐我中华妇女”。


有位同学问我,“你们也提‘中华妇女’吗?”


从我到中国以来,以上的情况遇上了无数遍。于是,我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谈一谈,在我心中,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从我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写起。


先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背景来做开场白。1840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时期。一方面,好些中国人想往外逃窜;另一方面,西方列强想捉苦力到东南亚地区为他们服务。于是,大量的中国人(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就散布到东南亚各个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这样,我们话题中的那群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一)尴尬的存在


回到开头,每当人家问我“你的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啊?”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还真觉得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因为我祖先是中国人”。但是有人还会问:“那么为什么好多印尼人就不会说汉语了呢?”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这里。


从迁居到马来西亚,我们的祖先就特别重视中文的教育,通过私塾、宗祠等单位教授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教材,后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改革。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基本上还是以中国人自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华侨、抗日战争时期全体华侨出钱出力、著名的华侨陈嘉庚创办厦大、集美大学……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后来,随着居住在马来西亚日久,我们的命运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从马来西亚(大马)方面来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大马的政治,与马来族、印度族联手争取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从中国方面来看,周恩来总理提出:华侨应在其居住地生根发芽。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在中国人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总理主动地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于是目前多数新加坡人的母语是英语。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许多东南亚国家才掀起了“汉语热”。唯一的例外是马来西亚,因为我们的先贤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民族文化”出发。


那么,难道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就没有遭遇当地政府的阻挠吗?有!而且,很大!


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淡米尔语教学的中小学迟早都得消失。60年代,大马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这时,我们的先贤,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族群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中学。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保留了下来,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我们基本上就是以这张文凭为基础考进北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先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好多人被大马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独立中学。


但是,来到中国,我发现少有人知道这一切。不止中国,我相信世界上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被我们称为“族魂”的林连玉,不知道马来西亚的华人用血、汗和泪水来争取母语教育的权利。于是,中国的同学反过来问我们“为什么你们会说汉语?”时,我真觉得这是很大的讽刺。


尤其,当中国同学问起我“为什么你们也说‘中华妇女’?”时——尽管不理智——我还是立时火了:“为什么日军侵袭时,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出钱出力?为什么同一年发生缅甸风灾和四川大地震时,我们华人对后者的捐款额要远远大于前者,我们难道就没有资格称自己为‘中华民族’吗?”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一方土地,我们抱着怎样深厚的感情和信念,在强权压制下顽强地抗争,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甚至还有完整的“马华文学”,而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反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二)独立的存在


独立的存在,另一个说法是孤立的存在。“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词儿意味着: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但不是马来人;我们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于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和文化产生了。独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跟其他马来西亚人(例如马来人、印度人)的差别很明显,黄皮肤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额外显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马来人其实真的很好相处,什么种族冲突,多是政府搞出来的——整个群体都受到马来族极大的影响,这就铸成了我们好多的共同点,而与他们的这些共同点恰恰就是我们和中国人的相异之处。


马来西亚儿童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口头表达。


首先是口音,我朋友总说:“看你的时候一点都不像外国人,但你一说话我们就马上知道了。”在辩论赛场上时,我的一口马来腔更是显得极为突兀。所谓马来西亚口音,大概就是广东腔+福建腔,翘舌少、轻声较少(个人认为)、没有儿化、语调趋平。其次是词汇,以中文词汇为主体,再加上各种方言、马来语、英语的词汇,各种语气词“啦”、“咯”、“哄”层出不穷。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输入“马来西亚VS中国”,马上就能找到许多具体的例子。


但是,我以为:更深层的差距不在嘴巴上,而在脑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艺峰师兄领着我们留学生辩论队讨论一个辩题,他最感叹的就是:“如果是跟中国学生讨论,第三个衡量标准一定是‘何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看看中国同学的课就知道,什么思修、毛概、邓小平思想、军事理论,这些似乎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

(北窗注:当时北大辩论圈流行立论时必有“三点论”,第三点务虚的居多,灿浩说的“第三条衡量标准”即为此)


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即使同样都继承了中华文化,两地的继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无神论”。但是,我们那里好多人都还信仰观十八罗汉、观音娘娘、关公、济公、齐天大圣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庙,我们还保留了大量的宗祠、会馆,并且还在华人社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惊讶,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中国风气的开放。校内校外,情侣相拥亲吻的情况无所不在,这还真和我想象中的中国不同。当然,我们那里也有很开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上要比中国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乡相比)。


此外,许多大马华人一致公认的是:中国学生真的很多“学术牛人”,大体上比我们那儿的人要勤劳的多。中国人多竞争大,我所认识的每位同学一个个都是从高考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英雄豪杰,他们那股永不言倦的冲劲着实让我们折服。相较而言,马来西亚人则比较慵懒,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玩起来比较放浪形骸,比较不顾形象,大声吵、大声笑、大声闹。


既不是马来人,也不是中国人,我们仿佛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混血儿,所以或许我们有点孤单。但是,这或许就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既传承了悠久的中华文化,又成长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想法更自由、更多元。所以,即使我们这个群体在世界上似乎很孤立,但如果让我有机会选择,我仍然愿意出生在马来西亚,当马来西亚的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放孔明灯祈福



(三)悲壮的存在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句俗语在马来西亚人身上得到绝佳的体现。在过去,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曾经联手争取了国家的独立;但是,随着马来政客逐渐独掌大权,华人、印度人的地位也日渐衰弱。首先,马来语成了唯一的官方语言。再来,马来西亚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为:“使马来语成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


但是,最大的转折点是六、七十年代的“五·一三事件”。由于华人比较刻苦耐劳,比其他的族群来得富有,无形中造成了族群间的矛盾。出于权力斗争的目的,政治人物鼓动马来人屠杀华人。于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借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顺势上台,颁布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法令。在经济上,每家公司都至少要雇用30%的土著(其实就是马来人和其他极少部分的少数族群);在教育上,大学也实施固打制(北窗注:按照族群配额而非依成绩等其他标准遴选),要保留一定的份额给土著。此外,对中文教育的打压更是变本加厉,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改制事件,即不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府中学就领不到政府一分钱的津贴。


打压归打压,但是马来西亚华人依然在暴风雨中茁壮成长。如前文所述,我们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各领域人才辈出。大家熟知的梁静茹、曹格、光良皆是马来西亚华人;大家现在人手一支的U盘是马来西亚的潘建成发明的;在华语辩论界上,马来西亚以其犀利的辩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马来西亚的十大首富中也大部分是华人。


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可悲的现实。大马华人自己创办的独立中学培养了无数英才那又怎样?全世界大部分高等学府都承认我们的统考文凭时,唯有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马来亚大学在辩坛创出赫赫威名那又怎样?在政府控制下的马来亚大学还曾经试图禁止马大的辩手参赛!梁静茹、潘建成等辈就更加可悲了,许多人都以为他们是台湾人!潘建成自己就说过:“如果我留在马来西亚,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因为在马来西亚,华人发展的空间有限,报国无门又无法自我实现,不出国发展还能怎样?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成长是成长了,可这难说是政府之绩。因为我们政府很慷慨,在全世界都在争夺人才时,我们政府眼看马来西亚出现人才外流的滚滚洪流仍然可以视而不见。在马来西亚大力提倡向外吸纳人才时,去看看,有多少马来西亚的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有一次,我们国家的首相到新加坡访问,探访一间医院时,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用马来语跟他致敬,这是何等的讽刺。


我原本把第三篇命名为“令人骄傲的存在”,可是后来改成了“悲壮”。的确,我们有很傲人的成就。可是,在我们有心报效祖国时,却只能被不公平的政策拒之国门。马来西亚那么一块宝地,没有天灾、资源丰富、文化多样,又居于世界要冲,如果真的有英明的政府,摇身变为世界强国绝非难事!反观新加坡,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又是弹丸之地,可是,现在我们只有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成了新加坡的腹地,眼看着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的新加坡一天比一天强大,这种感觉真的很复杂,真的很难以言喻。


谓之“悲壮”,我想应该甚为贴切。



可能很多人很意外,我从小时候开始就自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从小读的书就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一套书大概就是一套三十本的中国历史漫画图集。在我小小脑海中,出现的总是滚滚的黄土和快马飞驰的勇将。长大了一点,看过《中国人史纲》、《中国寓言》,偶尔会翻翻《唐诗三百首》。


那时,我真的自认为我是中国人,我的文化之根和这里的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去年9月,我来到了中国,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习着自己最想念的中文系,一切看起来都像梦想成真。但是,来到了这里,我才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我是马来西亚人。我才第一次感觉到:我有可能是爱国的。在祖国成长的每一部分,不管是口音、思维等,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即使我可能算是马来西亚里最中国的一小撮人,即使我跟很多中国同学相处得不错,但是我仍然能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不同之处。不管怎么样,在中国,只要是外国人,就真的只是外国人。


原来,我自己所谓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只是我之前从来不懂。



注:编者按中提到的“纳吉”人名是马来西亚译法,在中国则译为“纳吉布”。灿浩建议我们改成纳吉,“我是想突出马来西亚本地中文的译名。中文在马来西亚生根很多年,我想即使是一个小细节,也应该让中国读者知道中文本身也存在多元性,有各地不同的习惯用法。”



“北窗”专栏设置——这些都可以投稿:

Ta们 | 人物记录

打败时间 | 书、影、剧评 游记城记

公共收听 | 文史、公共记叙思考,公益推介

五四街29号 | 阳光下眯眼动笔,笑侃世界

二手 | 不分享会手痒的好文


另有编读互动、线下活动,敬请期待。

订阅后回复“目录”可查看各栏目往期精彩文章。



北窗将在周一、周五推送原创作品,周三不定期推送编读互动,仅二手专栏推送二手作品。登载图文版权均属北窗,如需转载,敬请联系。

--------------------------------------------------------------------------------

作为一个去过马来西亚不下十次的人(虽然很多时候只是转机。嘻嘻)我认为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于马来西亚总体来说印象还是很不错的,看到楼上有很多被人坑过,我很幸运,旅游极少碰到霉事。

我最喜欢的东西?当然是吃的了!

Laksa(喇沙)可以说是我的最爱了,浓郁的汤底、够香、不会太辣,放些芽菜、够新鲜的海鲜,配一个米粉,真的够享受的。

还有鸡饭啦、虾面啦、炒贵刁(这个不能错过)、还有传统粤菜和福建菜也是很不错,因为食材够新鲜丰富。

对当地人的印象呢,不好也不坏。但碰到当地的华人知道你是游客的话都特别nice。

城市建设的也是很不错,新旧房子比较融洽,老房子也保留得很好,不会像大陆这样。我去过的地方都比较干净。

我去过的地方有吉隆坡、滨城和马六甲。下一次希望到沙巴玩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买的lydtt巧克力特别便宜!大家一定要多买回去送礼呀!

1空调冷的我要死要活啊,无论是长途巴士还是公交车,或是机场,不穿长袖就是要生病的节奏。

2马来西亚的穆斯林比我想象中的要传统很多,感觉比土耳其的穆斯林更保守。

3和华人聊天得知华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普遍对马来人不满。但生活中没有明显不和谐的现象。

4在马来西亚讲中文是可以正常生存的,华人非常多,大多数都会讲中文普通话/国语,而泰国柬埔寨缅甸会讲中文的华人却不多。

5好吃的东西不少,laksa和粿条必吃!

6大马华人非常友好,问路的时候有的大叔阿婆直接把我带到目的地,有回家的感觉。

7中华文化保存得比中国内地更好。

全国3000万人口中,马来人占50%,华裔占23%,印裔占7%,是为马来西亚三大族群;2015年的人均GDP为10073美元。

2016年2月我到槟城访友,顺便在吉隆坡旅游,说说总体印象吧。cy姐姐帮我购买旅游指南,深表谢意。

1. 物价低。

每天都花不完预算,物价是新加坡的1/3左右。知乎主流是中国人,以下用人民币叙述(1马币=1.6元)。

:吉隆坡市中心的餐馆一份饭人民币20-30元,没空调的大排档的份饭15元左右。槟城不错的酒店餐馆一道菜40-50元,中高档韩餐店一份主食(泡菜汤之类)30-40元。卖饮料的摊位很多,普通饮料(可乐,热巧,豆浆等)不超过5元,鲜果饮料(芒果汁,椰水等)不超过10元,甜品(红豆冰,冻酸奶等)在5-15元不等。便利店罐装饮料3-4元。

:500元可以住booking上的四星级酒店,300元可以住公寓式酒店的豪华套间,100元能住市区旅店标间。全国第二大城市槟城,好地段高级公寓的租金每月2500元左右。

:吉隆坡出租车起步价人民币5元,市区开通四条免费观光巴士(GOKL City Bus),运营时间6:00-23:00,发车间隔5-10分钟,途经市中心各主要景点。这次体验了其中的紫线和绿线,空调开得特别足,车内卫生状况良好。北京观光1线每人次15元呢(手动微笑脸)。长途客运也很便宜,吉隆坡到槟城直线距离330公里,去程飞机票83元买到,返程坐了55元的大巴。究其原因,应该就是油价太低,汽油零售价每升人民币2.2元……

2. 人们亲切。

经过六年的宅男生活,我的语言能力急剧下降,而我遇到的人都不错。带父母找路心急,逮个旁边人就问,但无论是机场的工作人员,还是商场里的保安,都表现出了相当的热度和耐心。这里信伊斯兰教、基督教、民间宗教的比例很高,民风相对纯良,出租车试图宰客也遇到过,但还都不算离谱。倒数第二天我在KL Sentral 排队买机场大巴的票,我前面是个光头和尚,他刚要把钱递进去,突然有个大叔插队,买了一张票,转手把票送给了那位和尚,然后双手合十离开,中间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话。实在是猝不及防,信仰真伟大。

3. 看到了传统的中国。

华裔多是20世纪上半叶来自福建和广东,当地华人的生活,让我感觉身在100年前。在槟城市区就被华人店铺极有古风的字体震撼到了;图书馆摆放着1935年的《普天颂赞》,里面有“吴谢婉莹”等耀眼的名字;“姓周桥”有很多庙,老人们磕头烧香,眼神极虔;中老年人很了解自己的祖籍和好几代的祖先。马来西亚优秀的华人教育,更是近十年前已有耳闻。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韩裔移民社会。仅看二战后的南韩,由于韩国人相对重视民族传统,而南韩社会变化又太快,所以在外国反而能看到韩国过去的生活面貌。来我家可以体验90年代的韩国(我在华20年,汉化程度竟超过不少中国朝鲜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韩裔家庭,我看到了80年代的韩国;在德国波恩的韩裔家庭,我又看到了70年代的韩国,阿姨叫我不要在厨房干活——那个男尊女卑的口吻,我只在书上见过。

由于过去信息封闭,迁居外国即意味着和本土文化隔离,我也算是过来人,在互联网不发达的20世纪90年代,我连韩文报纸都很难读到,追随潮流什么的简直想都不敢想,对韩国的了解长期停留在1995年。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区,我看到了现实版的《桃花源记》,他们在这里安家乐业,衣食无忧,古风犹存。

4. 饮食有特色。

东南亚水果很好吃,无需赘述,根本停不下来。

中式菜还是以闽系粤系为主,米粉粿条老鼠粉,烧腊海鲜白切鸡。

印度菜是看了塔叔推送的

为什么很多印度街边食物使用报纸打包?还有印度食物真的是美食吗? - 林义光的回答

以后感兴趣的,饼蘸咖喱真好吃。

很多甜品加椰奶,非常香甜。槟城特色潮州煎蕊(Teochew Chendul)混合了碎冰、黑糖、红豆、绿粉条、椰奶,甘甜解暑,让家父念念不忘。

5. 东南亚优质服务高速大巴

过去浙闽地区铁路不发达,大巴贵、慢、服务差,火车迷戏称 “东南沿海优质服务高速大巴”。在马来西亚,我用国内火车硬座的单价,得到了堪比高铁一等座的乘车体验。

我买的是最便宜的30人大巴,感觉依然很好。内部分双层,车身很高。


车内座位是2+1的排布。


椅背可调节,前面还有小踏板。


槟城跨海大桥很美。


6. 信息交流成本降低。

手机号的漫游便利了从国内联系我的朋友,而在当地联络时,用处有限。他们多数不愿意拨国际长途打给我,而在我主动打电话不方便的情况下,显得有些尴尬;住处的Wi-Fi也不大理想。后来开了数据漫游,北京移动每天30元封顶,还算可以接受,3G信号也不错,随时查东西很方便,增加了很多安全感。

7. 其它

在槟城得知自己第一次上知乎日报;吉隆坡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竟得到史上最多的赞,感谢各位的抬爱。

完。

第一次出国就去的马来西亚。和妻子在那边过了一个春节,先到吉隆坡、古晋,后到槟城,三个地方各呆了48小时,也就是分别为一天两夜。

对吉隆坡的印象就是三个字:国际化。街上和商场里,到处都有各种肤色的人,不仅有当地的三大民族,而且还有数不清的外国人(欧美人)。在吉隆坡的两个晚上,我们住在中央车站附近的小印度,一开始,我觉得那里印度人真的挺多的,不过后来马上就习惯了。即使在小印度,早年华人移民留下的各种(宗教)痕迹还是到处可见的,特别是那种混杂了好几种宗教信仰的小庙,而华人的同乡会馆和宗亲组织之类的也有相当高的能见度。吉隆坡物价低廉,吃饭和购物对当时第一次出国的我们来说都没有什么压力。尽管待的时间不长,华人和马来人的典型饮食我还是都尝试过了,感觉还挺满意的。抽空看了看国家博物馆、双子塔附近的商场、茨厂街、武吉免登等地方。繁华但不太逼仄的市容空间,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待续)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