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流浪地球2》中你没注意到的硬核“黑科技”,确定不进来了解下?
2023-03-20
[摘要]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你看了吗?2023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备受瞩目,电影里AI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智能机器人、超级计算机、太空电梯、行星发动机等前沿科技让影迷大饱眼福。《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表示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你看了吗?

2023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备受瞩目,电影里AI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智能机器人、超级计算机、太空电梯、行星发动机等前沿科技让影迷大饱眼福。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表示,电影《流浪地球2》给出了更为“纪实”的科幻想象。科幻可能是未来的历史,人工智能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值得所有人思考。虽是科幻电影,但其实影片中有很多技术在现实世界已存在。

量子超级计算机

在《流浪地球2》中背景设定里,量子计算机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应用。从影片中对“550A、550C、550W”等多个型号量子计算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该技术经历了多个版本迭代。最终的“550W”也就是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

在现实中,量子计算机开发已经有所进展,最快10年可达影片效果。学术界将量子计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实现专用的量子模拟机和构建可编程通用量子计算机。

一位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知名学者表示,目前全球量子计算机研发已实现第一阶段目标,达到第二阶段目标是当前学术界主要的研究任务,距离科幻电影中所展示的应用至少还需要10年到15年左右的时间。

太空电梯

《流浪地球 2》中,连接地球和宇宙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冲破云霄,往返于天地之间。你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钢铁支架和各种精细零部件,震撼效果无以言表。

这是该系列电影首次出现太空电梯这一设施。影片中,航天员乘坐的飞行器,就像普通人乘坐的电梯一样,通过某种材料制成的缆绳穿梭于空间站和地面之间。

从技术构想角度来说,太空电梯依托于一条缆绳,将地面控制站与同步宇宙空间站连接;还有人认为,缆绳一头与地面控制站连接,而另一头则应放置在月球,从而实现“坐电梯上太空或者月球”。

早在1895年,被誉为“航天之父“的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便提议,在地面上建设一座超高铁塔,一直建到地球同步轨道为止,在铁塔内架设电梯,于是我们便可以搭着电梯进入外太空。

太空电梯或许代表着人类对材料极限性能的追求。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一座宏大的天梯,穿破遥远的云层,以摧枯拉朽之势,横贯天地。

行星发动机

影片中,人类计划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这些发动机依靠重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每座高度都要达到1.1万多米,甚至比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其宽度更是超过3万米。此外,每座发动机可产生150亿吨推力。

根据电影设定,行星发动机之所以能实现推动地球,依靠的是重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介绍称,利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推动地球,原理上是可行的,但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在核聚变反应方面,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主要集中在轻核聚变而非重核聚变。相比重核聚变,轻核聚变更容易实现。

外骨骼设备和机器人

电影中还出现了各种外骨骼设备和机器人。例如用于建设的工程外骨骼、辅助军人、航天员工作和作战的特种外骨骼等;机器人方面,有外形类似小狗的月面机器人以及门型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场景辅助人类,甚至在危急时刻还能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工程外骨骼、机器狗等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活跃在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

除了以上的硬件视觉震撼外,AI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在电影的剧情和视觉呈现上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并且在生活中已经广泛被应用。

AI修复

熟悉李雪健老师的同学应该知道,李雪健老师从2000年开始患上鼻咽癌留下很严重的后遗症,看过拍摄花絮的同学也能看出镜头中的李雪健声音沙哑,说台词也愈发费力。

但在电影中李雪健老师的嗓音依旧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这是经过了AI还原修复的李雪健老师的嗓音,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大国领导人形象。这与李雪健老师的演技和台词功底是分不开的。

AI换脸

在影片中,支持“数字生命”的恐怖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身份证明,替换通行证面部信息来实现入侵太空电梯,导致了空间站的坠落。其实该技术已经不光是在科幻片中出现,在很多显示应用中已经可以实现。

AI还原

大家都知道,达叔于2021年2月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痛心。在第一部达叔饰演的“刘培强”的岳父,既然《流浪地球2》是第一部《流浪地球》前传,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刘培强的成长与蜕变,也包含了与妻子“韩朵朵”的相识与相爱,并且举办了婚礼。那么作为岳父,“达叔”当然不能够缺席这个场合。《流浪地球2》里,导演团队通过AI技术实现了达叔的“复活”,让达叔重新扮演年轻时候的韩子昂。

"AI黑科技"中科相生在行动

当下,人工智能、AI似乎有真有逐渐取代人类的趋势。在不少的传统行业中,人工智能都展示出了其超越人类的技能水平。其中,通过AI来解放生产力,避免重复性的基础劳动被广泛应用。

中科相生,致力于更高级、更简单、更高效的数字克隆人定制及驱动,新一代AIGC数字克隆人生产力工具第一版于2022年10月完成开发,经过第三方各项严苛的测试,目前已升级迭代到最新版本,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核心技术已申请并授权数十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这是多年以来将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式成功,也是数字人技术的全新应用场景。

01 1:1定制真人、真声超写真数字克隆人

仅需拍摄一段视频和录制一段音频,1-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定制您真人、真声的数字克隆人

02 照片一键换脸,快速生成数字人

提供1000+虚拟真人数字“克隆”人,同时支持照片一键换脸,更有数千无版权合成人脸可供使用

03 数千应用场景模板可直接使用

预制了数千个各行业、各场景应用模板,可直接使用,输入文本即可生成各类场景视频

04 支持全球多种语言及各地方言

有多种语言及方言可供选择,同时可调整男性、女性的不同音色,更支持调整语调和语速

05 支持一键导入PPT/PDF

用PPT或PDF制作视频时,可一键导入,自动分页,同时支持关闭或同步所有页面的数字人


平台注册入口